最新录用

显示方式:

液化场地中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地下结构离心模型动力试验研究


李雨润, 王铭, 邵鼎松, 王永志, 梁艳
, doi: 10.11899/zzfy20250065
摘要:

机械连接式有限空间加筋土挡墙动力响应分析


袁超, 蔡晓光, 李思汉, 徐洪路, 赵志成, 乔艳阳
, doi: 10.11899/zzfy20250069
摘要:
2025年台湾台南6.2级地震灾害特征
周坤伯, 王自法, 赵登科, 王雪鉴, WangJianming, 李兆焱
, doi: 10.11899/zzfy20250063
摘要:

双级模块式加筋土挡墙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祁高, 李思汉, 蔡博渊, 蔡晓光, 黄鑫, 王磊
, doi: 10.11899/zzfy20250062
摘要:
强震作用下边坡抗滑桩动力响应分析
赵志成, 蔡晓光
, doi: 10.11899/zzfy2025-0066
摘要:
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动力响应研究
李雨润, 王佳利, 邵鼎松, 王永志, 梁艳
, doi: 10.11899/zzfy20250064
摘要:
研究论文
基于木质素加固的黄土工程场地桩基抗震性能研究
王妍, 钟秀梅, 王谦, 范开鹏, 池佩红, 郭梅
, doi: 10.11899/zzfy20250061
摘要:

针对地震引起的地基土变形失效导致的桩-土脱空及桩基产生较大侧向变形问题,使用环境友好的新型绿色材料木质素对黄土工程场地的地基土进行加固,基于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改良黄土的加固深度,对木质素加固黄土工程场地的桩基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木质素改良土的深度h对桩-土相互作用体系的一阶自振频率影响不大,但对二阶频率的影响很大,在h>2m后,体系的二阶频率明显增大。②地震时间历程中,桩底处最大轴力最小,而桩中处最大轴力最大,并随着h的增大,轴力最大值增大。最大弯矩的最大值均出现在距桩底1/4桩长处,且随h的增大整体上呈减小趋势。③h的增加对桩身位移的减少有积极的影响,随h增大桩身位移整体呈减小模式,h=12 m时的桩头位移仅为h=0 m的27%。④桩身侧摩阻力会在土层分界面处有突变,加固土层为桩-土相互作用提供了较大的贡献,加大了桩周土对桩基的支撑,h=4 m时桩周土对桩基的整体支撑最强。⑤改良深度超过1 m即可将桩基的抗震性能从Ⅱ改善至Ⅰ;综合考虑桩身震后的损伤、位移及地基土加固的经济性,可认为针对本文模型,最优加固深度为4 m。相关结论可为类似桥梁桩基加固的抗震性能提供参考。